92.4%的受访者表示粉尘污染对生活影响很大
2022-05-23北京居民张凯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,在约旦这样一个缺水的国家,路上装卸沙子仍然是在浸水的情况下进行的。一天半夜,他在北京二环路上开车,惊讶地发现“拥挤如山的卡车呼啸而过,视线所及的整个二环路都掀起了汹涌澎湃的尘带!”他质问:“怎么没人理会这些山头大、嘴巴张大、拖着满大街尘土飞扬的卡车?”
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,“PM2.5”“空气污染”一词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,“空气污染”话题再次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。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,人们周围建设或拆迁形成的工地越来越多,有人戏称整个城市都变成了“大工地”,这个“工地大工地”造成的扬尘污染正在严重影响我们的生命。
上周,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舆论中国网对2783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,90.0%的受访者表示周围的建筑尘土飞扬。 94.8%的人担心空气污染。在被调查者中,城镇居民占93.6%。 70后占比36.6%,80后占比20.5%。
92.4%的受访者表示粉尘污染对生活影响很大
调查显示,86.4%的人对目前的空气质量感觉不好。 81.1%的人认为施工扬尘是造成周围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。
距离石家庄市民陈文和住宅区200米处有一个正在建设的房地产项目。风一吹,工地附近就像一场“沙尘暴”。一年多来,陈文和家的窗户几乎没有打开过。即便如此,每天都会在桌子和地面上落下一层灰烬。 “我现在有个愿望,能打开窗户,呼吸新鲜空气。”陈文和说道。
山东某大学大三学生田青也有类似经历。前段时间,田青的学校开始修路修楼。校园内,没有任何遮盖措施的大卡车在运送沙石,建筑工人甚至被人行道割伤大理石板,学生只能捂住口鼻,绕道而行。 “我们也不敢运动,生怕吸入更多的颗粒物。更麻烦的是,每次我把衣服带进来,他们都会抖掉一层东西,这比不洗还糟糕。我的被子好久没洗了,拿出来晒晒太阳,怕是要化作尘土了。”田青说道。
“如果把车停在北京的路边,车子一个小时就能穿上薄薄的‘风衣’。每天我办公室和家里的窗台上都会落下一层厚厚的灰尘。”北京市民张凯一直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,直到有一天,他半夜在二环路上开车时,发现了“罪魁祸首”——“一堆堆得像小山一样的铲子。” ”
在调查中,92.4%的人表示粉尘污染对他们的生活影响很大,其中55.4%的人表示“非常大”。
“我国正处于大规模建设和发展时期,各省市都在开展城建、拆迁工作,建筑扬尘逐渐成为扬尘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。”山东大学环境研究所李卫军博士告诉记者,建筑粉尘作为颗粒物污染的主要来源,会引发呼吸道疾病,并通过空气传播各种流行病。颗粒物的大量增加会增加呼吸道的负荷。对于老人、儿童等呼吸功能较弱的人群,危害尤其大。此外,这些建筑粉尘还会导致神经系统疾病、肺癌等。
他补充说,施工扬尘污染还会降低道路能见度,容易造成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,影响交通畅通和安全。去年在德国,发生了一起由灰尘引起的严重交通事故。当时是一阵强风,把沙尘吹到高速公路上,能见度一下子降低到百米以下,终导致了数十辆汽车的一连串相撞。
90.8%的民众认为政府部门对扬尘污染监管不力
建筑扬尘污染治理存在哪些问题? 90.8%的人认为是“政府主管部门监管不力”,71.1%的人认为“建筑工地扬尘防治措施不力”,59.9%的人认为“扬尘监测和控制标准不完善”,54.7%表示“公众参与监管的意识和机会较少”,另有54.0%的人认为“对扬尘污染的危害和严重性了解不够”。
“建筑扬尘污染治理是政府部门的实施。”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邵敏教授表示,2008年,北京市建委、城管执法局、环保局等有关部门制定了《2008年工作计划》发布《北京市建设项目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控制》,要求扬尘防治工作达到5 100%。即工地100%铺沙,工地路面100%硬化,离开工地的车辆100%清洗,拆房的工地100%洒水和灰尘,暂时没有开发的空地是100%的绿色。 “其实现在相关规定已经很明确了,要看政府部门的监管和企业的合规程度。政府一关注奥运会,北京的扬尘污染治理就相当有效。”
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研究会执行主任、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副教授罗霁指出,施工中扬尘污染问题的发生往往涉及不同域,因此非常有必要多部门开展联合整改。但是,多部门监管往往容易出现两个问题:一是“多管齐下,管理不力”的现象。另一个问题是难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。整改队伍和执法行动都是临时性的,整改效果容易重复。
据罗骥介绍,很多环保部门在施工前进行的环境影响评价,主要侧重于项目建设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,而忽略了项目建设过程中造成的污染。
68.7%的人建议提高扬尘监测和控制标准
如何控制建筑施工扬尘污染?调查中,受访者倾向于“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监管”(87.8%);其次是 ”开展社会监督,开通市民举报热线,实行奖励举报制度”(71.7%);第三位是“提高扬尘监测治理标准”(68.7%)。
南京市民沈建清建议,国家应该有强制性标准。